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们

这个题目乍一看有点儿戏谑,甚至有些许少儿不宜的味道,其实《无愁河的浪荡汉子》是木刻家、画家、作家黄永玉在80多岁时开始写作的以自己为原型的人生自传,目前已经出到第三部。第一部《朱雀城》从传主张序子两岁开始,写他的太婆、爷爷、父亲母亲、姑姑和表叔们——其中一位表叔就是写出《边城》、《长河》和《中国古代服饰研究》的沈从文——一个大家族,和他们生活的朱雀古城(以湘西凤凰为原型),古城的四季时光、风俗民情与繁华时的荣耀。 Continue reading

“只想做个书生”和一则笑话 | 科学遐思

其实,科研人员中的很多人,只想做个书生,就是感兴趣,就是想研究些问题,给人生找一个寄托。对于科学问题的珍惜,和对于文学、艺术、历史等等问题的珍惜是一样的,有了寄托就有了现世的安定,各人对于环境心事才能变得恩深义重,像古来的圣贤当着大事一样,诚意正心,斩断一切顾虑。我们这样的凡人有了这样的现世珍惜,才可以心正力正,行事庶几如击鼓催花,记记中节,志气不坠,不落于无常。纵使外界天下大乱,亦可以守住内心的平衡。 Continue reading

关于纠缠的十四行诗

十四行诗,英文叫Sonnet,老一辈翻译家还曾根据音译翻成商籁体,很好听。其实是欧洲的格律诗,最初是小诗、小歌谣,也不一定十四行,随着历史的演进十四行诗句的格式逐渐被定型下来,而且押韵结构也有了严格的限制。在文艺复兴时的意大利,有了彼特拉克体(Petrarchan Sonnet),音韵优美,以歌颂爱情为主。一般分为两部分,前一部分由两段四行诗组成,韵脚为a-b-b-a,a-b-b-a;后一部分由两段三行诗组成,韵脚为c-d-e,c-d-e。 Continue reading

库伦作用无尽期,动量蒙卡寄相思

白石道人姜夔,南宋词人,一生布衣游食四方,存词只有80余首,不算高产(虽然他21岁写下的《扬州慢·淮左名都》入选中学语文课本,诸君可以想想自己21岁时在做什么)。但在他43岁那年的正月里,情感不知为何受到了大的扰动,爆发似的一口气写下一组五首《鹧鸪天》(准确地说是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六,从第一首《鹧鸪天 • 丁巳元日》到第五首 《鹧鸪天 • 十六夜出》),曲折地追怀自己生命中一段年轻的爱情,五首皆为精品。 Continue reading

转角石墨烯的三昧

三昧是佛教里的话,是说修行的人能够止息杂念,心神平静,进入禅定,一窥事物的真谛。我们这些俗人,又生活在俗世,每天都在吃喝拉撒中辗转,应付尚且不足,禅定更不可及,离三昧境盖益远矣。大先生有篇著名的文章,叫《世故三昧》,很短,很有趣,把在人世间难得三昧的窘境和苦境写得通透,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看看,一定强过阅读下面带着公式和图表的物理八股。 Continue reading

我爱纠缠如秋裤

科学研究当然也是揭示规律性的活动,从事这个行业的,也颇有一些愿意思考的人。有趣的是,在笔者熟悉的量子多体系统的研究中,竟也存在一个和秋裤颇为相像的事物,揭示出量子多体系统中无处不在的量子纠缠这样深刻的道理,让科研从业者中愿意思考的人安心,忘却身边的种种不顺遂,进入“此中有真意”的境界而更加起劲地探索其中的奥妙。他们发现通过秋裤的视角可以揭示量子多体系统从朗道—金兹堡对称性自发破缺,到量子相变,再到拓扑序长程纠缠和范畴对称性等等奇异的现象,秋裤之功善莫大焉。 Continue reading

非费米液体的追寻

 夫人之相与,俯仰一世,或取诸怀抱,
悟言一室之内;或因寄所托,放浪形骸之外。
虽趣舍万殊,静躁不同,当其欣于所遇,
暂得于己,快然自足,不知老之将至。

——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

人的一辈子,乱乱哄哄、热热闹闹,其实很快就过去了。浮名与虚誉、诱惑与利益,很多时候更是在加速这个过程。时间积分之后,烦恼总是大于欢欣的。这样一个悖论,古今中外多少人都看得明白,比如大书法家王羲之,其所言如上所抄录很是通透。Continue reading

神州帽子何其多


在一段悠然慵懒的岁月里,作者一边进行量子蒙特卡洛计算,一边读着二十四史。在量子多体中的呐喊与彷徨中看到了一丝曙光,也在历史的回味与反思中看到当今科研体制下的无奈与坚忍。“学者的贡献在于发扬真理,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,在于铸造后起的头脑,不在于自己头上有多少帽子。” Continue reading

一生能有多少爱


我承认,这是一个俗气的题目。

很多年前,大概是还觉得《读者》之类的鸡汤文字集合是文学的时候吧,不知在什么地方见到过以此为题目的一本书。内容自然记不清楚了,大抵都是些content-free 的大实话:人生艰难,痛苦总是多于欢欣,没有爱的扶持我们怎么能够坚持下去云云。时过境迁,已经练就了铁石心肠鸡汤不入,只有这个题目还映在脑海里。Continue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