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找火星叔叔马丁(四)

在10月布達佩斯一個美麗秋天的上午,我帶着朝聖般的心情,訪問了布達佩斯-法索爾福音高中(Budapest-Fasori Evangélikus Gimnázium)。對於熟悉科學,尤其是物理學、數學歷史的讀者,都知道這所中學對於人類科學事業的貢獻,超過了當下那些瘋狂追逐世界排名、資源和影響力、功名、獎項、重點實驗室頭銜等,這種科舉制度借屍還魂的伎倆的諸多大學和科研機構。原因很簡單,從這所中學中走出了馮諾依曼(John von Neumann)、維格納(Eugene Wigner)等優秀的「布達佩斯火星人」。這次親歷讓我更加切身地體會到,到底需要怎樣的環境,才能培養出一代如「布達佩斯火星人」的創造性天才。Continue reading

寻找火星叔叔马丁(三)

人們都說布達佩斯是多瑙河上的巴黎,果然如此。藍色的多瑙河流淌到匈牙利大平原,在此處優雅地舒展開她曼妙的身姿,S形曲線動人地分開了布達(Buda)與佩斯(Pest)。經過了羅馬、中世紀、文藝復興、奧斯曼土耳其、18世紀的浪漫主義運動、19世紀中葉的匈牙利獨立運動、奧匈帝國的美好年代(Belle Époque),兩次世界大戰和戰後的共產極權時期這些漫長、曲折和豐富的歷史進程,燦爛的文化和文明已經融入到這座城市的河流、陽光和空氣裏。我到達的時候,這裏的秋天剛剛開始。秋日的陽光濃郁醇厚又清澈高遠,真讓人相信美好的事物和年代在這裏存在過,而且此刻還在我們身邊,就待路過的人耐心尋找。布達佩斯,就像一闕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,或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,或一首裴多菲的詩,就是多瑙河畔的巴黎。Continue reading